当前位置:杂志首页 >> 精品导读 >> 正文

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年1月24日 浏览:53次

【摘要】现今社会,文化与经济飞速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初中教育已经不再单纯注重学生的文化课,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审美就是其中一项,而教育者和专家学者也开始注重这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本文从情感教学方面出发,分析初中学生音乐审美教育的现状、总结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音乐审美教育的措施,以期能够提高音乐教育的课堂效率,能够全方面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情感教学;初中;音乐素养;审美教育

一、前言

现今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专家学者以及院校正在积极进行改革,而音乐教育作为其中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且希望通过对学生进行音乐的熏陶与教育,能够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与兴趣,使得其与够通过音乐产生心灵的共鸣,而且音乐教学主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情感体验,从而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音乐学习情绪,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情感教学

情感教学是源自于认知教育的,在当今多元化的教育中,相对于科学文化知识,而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与情感层面。因为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情感需求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教学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关注情感教学,在整个教学阶段都会注重引导学生的情感运用与情感素质,从而促使学生健康发展、发展自我,这是一种适应于现代社会的教学理念,能够集中解决一些以往教学理念所忽视的、现今社会所急需的关于身心与情感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融入情感因素,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得学生能够将认知与情感融为一体,发自内心的吸收知识、提高认知。

三、音乐教育现状与问题

根据当今教育发展的现状,学术界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音乐学科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考试的大趋势之下,音乐教育一直得不到重视。一方面,音乐课程往往被当做休闲娱乐处理,课程时间短、数量少,有的甚至可以随意被别的科目替换,音乐教学的目的完全不能满足,自然无法把握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身心健康。[1]另一方面,因为大趋势下对于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导致学校和音乐教师也忽略了这方面的投入和提高,学校在选拔教师的时候放松条件,导致音乐老师可能不具有应该有的音乐素养和自身技能,[2]204而学校老师因为得不到重视或者自身原因,所以往往有所倦怠,不注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个人教学能力,从而使得教学课堂单一无趣,不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创造力,一般只是按部就班的讲述课本内容,关注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不会注意学生的体验与感受,特别是情感上面的融入,这与音乐教学的理念是不符合的。[3]118四、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审美教育中的运用综合情感教学的特点与现在音乐教育的现状,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的理念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情感教学的宗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小组互动与教师交流来达到情感的感悟与精神层面的统一。首先,教师要认真仔细研究歌曲以及其情感意义,自身要融入其中,并且能够准确的解析;[4]258其次,老师要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能够创新性的引导学生,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最后,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视情况而定,用自己的情绪带动学生的情绪,引领学生探索音乐的奥秘,而对于理解音乐、培养初中生的音乐审美,有以下三个关键点。第一,老师要充分发掘音乐中的情感因素,首先要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且定期给学生组织有效的音乐活动,引发情感动因。比如,在学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曲之前,教师可以先介绍一下本首歌曲所赋予的情感因素,在听过原唱之后,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合唱,并且在歌唱中体会其中含有的深沉情怀与历史积淀,因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元素,产生共鸣。对于一些需要用乐器演奏的歌曲,教师可以全身心的演奏,不仅仅是专业技术,自身的表情、动作都要与歌曲融合为一体,用情绪感染学生,因为初中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比较容易被情绪带动,所以还是能够感受到这些情感的。第二,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注重课堂表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情景设置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情景创设在其中体现出来,通过讲述、图片、影片以及其他资料,带领学生重现当时的情景,使得学生更加清晰的知晓其中蕴含的含义、思想与情感,体会创作者创作的过程与其中的心理活动,以此更好的表达出歌中的韵味,揣摩出歌曲的深意。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演奏乐器或者播放音乐来创造良好的氛围,也可以加入学习中的常见元素,以此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音乐感受,使其感受到音乐殿堂的魅力,以此能够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第三,作品创作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而且其中极有可能包含社会文化因素与个人情感,所以教师要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在探析中发掘创作者的情感,从而在作品欣赏与学习中,能够为学生详细讲解作者所处的生存环境与历史背景,还有其个人的背景概况,这些都是可以影响作品创作的,所以从作品中也可以看出这些元素。通过这些情况的介绍,能够使得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认识上加深印象。由于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聆听,所以在讲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聆听,静静体会其中的情感与含义,能够使得学生理解的更透彻、印象更深刻,对掌握与学习音乐、音乐素养的加深有极大的益处。

结语

初中生教育是改革的重要阶段,其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得到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音乐素养的培养作为其中一个层面,也要开始转变。而音乐中的精髓是情感的表达,学生学习音乐首先要把握其中的情感。因此,本文立足于情感教学,从现在初中生音乐教学现状、出现的问题、情感教学在其中的应用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情感教学有极大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陈亚廷.让音乐之美弥漫课堂——例谈小学音乐情境情感教学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2):204.

[3]李晓岚.情感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大众科技,2015(187):118.

[4]李欢.如何运用情感教学实施初中音乐审美教育[J].赤子,2015(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