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杂志首页 >> 精品导读 >> 正文

高校数学建模教学模式及实践

发表时间:2018年2月2日 浏览:51次

【摘要】有一句话说得好“生活处处有数学”,其实数学并不只是书本中的公式计算,也是联系实际生活的重要桥梁。而如何用数学的数据来表达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建模”解决了这个问题。如今,“数学建模”被社会上各个领域所使用,体现了它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实际问题;数学建模;教学模式;探索

这几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社会上占领主导地位,而数学也成为了推动高新技术发展强有力的推手。而数学建模是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所以,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对数学建模加以高度重视。数学人才的培养依赖于高校的教育,于是乎高校便开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为国家培养应用型数学人才。

1数学建模概述

通过运用数学的数据,公式,思维等方法,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笼统话,简单化,将问题转化成数学语言,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数学建模的构建。虽然在国外数学建模炙手可热,但是在中国依旧是个新型学科。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才渐渐开始开展数学建模课堂。现在由于高等教育的普遍化,数学建模教学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开始大热。

2高校对于数学建模教学的探索

因为数学建模课程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课程[1],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不是那么容易被理解的。同样,对于老师的标准也严苛了许多。因为要用语言去描述抽象的理论课程,对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个挑战。而且在课堂上老师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一味教理论,应该将数学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所以增大了老师授课难度。在对数学建模教学的探索上,学校同样下了不少的功夫。一方面加大对数学建模教学的宣传力度,鼓励学生们利用自己的数学思维和建模思想来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例如,学校举办讲座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建模的重要性,举办一些数学建模大赛,通过激烈的赛制和诱惑性的奖品,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又或者带领学生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进行参观,让学生更加切身的体会到数学建模的对社会,对于高新技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老师角度出发,学校根据考试成绩,分清楚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的分级,进行分批教学,进行不同等级的授课,提高教学质量。老师在课堂上授课时,将知识点和数学建模思想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的能力。有时教课途中直接选择实际问题来训练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也是可以的。老师在授课时,还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连贯性,因为数学不是章节性的学习,数学的学习是具有连续性的,需要前后知识的联会贯通。老师也应锻炼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同一个问题,不同角度,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决方式,其实,这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学校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推动数学建模课程的发展,例如建立一个关于数学建模课程的网络课堂,邀请众多的数学建模达人参加在线答疑。大量的数学建模的爱好者可以广泛浏览网站,他们可以聚集一起在探讨交流。也可以开展网络数学建模课程和组织数学建模比赛等。为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习和掌握数学建模的有关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提供了捷径。

3高校对于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

学校在对数学建模教学课堂实践的首要前提就是两个字“改革”,因为随着高等院校的普遍化,大学生的增多,国家开始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那么在国家教育创新的背景下,首先就要对高校的教学政策进行创新高校通过对于课堂讲课内容的改革,摒弃了传统理科式教学,将生活实践与数学联系起来,尽量避免上课时全是冷冰冰的数字,将数学理论由生活问题逐步推出来,同时也体现了数学建模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让社会对于大学课堂教学耳目一新,运用科学技术,网络多媒体等,能更加直观地向学生传递信息,让学生高效率地学习,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也提高了学校的讲课效率。因为数学建模还具有应用广泛,抽象性,综合性及概括性等特点,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很高。高校除了平时进行数学建模课堂外,还应花时间去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补充数学知识,使得学生们数学底子扎实和数学理论知识丰富,这样能够更快够好的理解老师所授课内容,使学生们能力提高,这样就可以在数学建模的应用上更加顺风顺水。数学建模是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所以,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对数学建模加以高度重视。数学人才的培养依赖于高校的教育,于是乎高校便开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为国家培养应用型数学人才。综上所述。高校在进行数学建模教学时,老师和学校不要一味的去向学生灌输基本理论知识,学生的兴趣培养也很重要。“兴趣是人生的导师”,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可以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所以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另外,学校也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践,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刚.高校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