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杂志首页 >> 精品导读 >> 正文

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发表时间:2018年2月9日 浏览:70次

【摘要】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重点,学习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的诗词文章,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一个创新型的教学方式,一个系统的教学方法可以让课堂事半功倍。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语文;人文教育;教师

通过进行古诗词的教学,可以直接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小学生充分了解诗人词人的情感与内心活动。同时在现今新课标要求下,更需要教师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小学生们热爱中国古代语言和中华文化精髓的感情。

一、增强学生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虽然小学的诗文文意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说还是很困难的,但是节选的古诗文也是很有趣味性的,比如《己亥杂诗》一文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之中就可以给学生普及一些常识,比如落花会在凋谢的之后,腐烂在泥土里为这株花提供肥料,这不仅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于文章里理解性,同时也会让乏味的文言文课堂更具趣味性。《诗经》素来是我国的优良传承文献,表达的是我国人民的生活和情感,《诗经•采薇》这一文中也可以向学生展示一种不同的世界,这种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兴趣不仅仅是对当前的课堂秩序和课堂效率的一种提高,更是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老师也可以向学生讲解《将相和》的典故,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挑选一些开朗外向的学生上台进行表演,这不仅仅可以缓解课堂沉闷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更加的透彻更加的详细这种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参与课堂不仅仅可以提升课堂的效率,也可以让课堂和师生关系更加的和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如果一味地讲课记笔记那么将会影响到小学生们的各种创新精神和其各种能力的培养,甚至对人文素养的形成也会有影响,因此创新性教学很重要。

二、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

好的学习方法是效率的保障,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是学习古诗词的第一步,比如《四时田园杂兴》这一首诗中创作的背景就是他对农民有一定的同情,所以对农民遭受官府和乡村地主的剥削,以及他们生活的困苦,在这些诗中,也有一定的反映。这是那些组诗中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一个小场面。它从侧面着笔,反映出农村中的紧张劳动气氛和富有生趣的生活。小学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不仅仅是认字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从语文古诗词的学习中去理解我国悠久的璀璨的历史文化。教师们可以从中国古诗词的背景出发,以叙事的方式来不断的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得学生在听故事中,去感受诗人与词人的人文情怀。1.解析关键词。为了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教师还需要指导课前的预习工作,可以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前去搜集一些关于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的资料。还可以并且进行平仄划分,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明白其中的写作技巧,也能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课上朗读自己的搜集的资料,比如《牧童》一文中,让学生仔细体会“弄”表达的意味,指导朗读。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传统的小学教学方式,只是简单的将识字、朗诵等放在重要位置,但是应该将感情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比如《山中访友》这一首诗,是著名的诗人,李汉荣先生的作品,这首诗有着诗歌的节奏和感情,是一种非常新颖的浪漫主义诗歌,同时他有着对于自然的好奇心。这位诗文作家带着良好的心情走进大山中,通过对于大山之中的所见所闻,创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感谢大自然对于人类的亲切的关怀和重要的作用,唤醒人们投身于环保工作之中,让人们培养热爱自然的精神,这些关键点和主要的思想感情都需要教师从关键词中来为学生作解析。2.分析意境。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小学生把对过去活动学习和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各种可能发生的可能性和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这种责任感正是现代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灌输给小学生的关怀和现代小学生所应该具有的素养。想要使小学生学会去鉴赏古诗词,首先要让小学生知道古诗词的表达意象,意象是古诗词的重点所在,是古诗词的主旨内容。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很容易联想出当时的情景,学习时让学生们闭眼感受,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这样身临其境就更能体会到诗歌的情感。3.分析诗人情感。首先要概括景物或人物所营造或塑造出的氛围,例如孤寂萧条、恬静安逸、雄浑壮阔或是萧瑟凄凉的景象。然后再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例如愉悦、欢快、沉痛、赞美、钦慕、爱恋、豪迈或是闲适的情感等比如《清平乐村居》和《舟过安仁》两文的情感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古诗词中的抒情人物是作者自己,那么古诗词对塑造的主人公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就成为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关键。最后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反复背诵来加深对所学习的古诗词的记忆,以此来不断传承中华古代的文明,让学生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做一个有较深人文素养的人。

三、结束语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说道语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小学语文书本中的古诗词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五千年的传统,对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很强烈的熏陶作用。

【参考文献】

[1]鄢小燕,陆学艺.论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2(06):5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