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如何渗透多元文化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合理开展文化教学,将多元文化特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音乐教学中,更好地传承和普及多元文化,促进音乐教育的革新与发展。
【关键词】多元文化;小学音乐;渗透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多元文化,不仅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让其更好地把握音乐的本质内涵,提升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
第一,多媒体技术引入多元文化。和其他年龄段的学生相比,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为短暂。针对这个问题,在多元文化渗透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设计,要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多加研究,才能更加有利于多元文化的渗透。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及,其生动、形象的优势能够将抽象的文化以更加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聆听四季》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PPT,让学生闭起双眼聆听,此时教师播放雨滴的声音,然后问学生:“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学生都会回答:“雨的声音。”教师描述:“好雨知时节……一场春雨过后,小树、小草都发芽了,真是个美好的季节,大家还记得哪些有关春天的诗句?”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纷纷开始思考。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在此基础上,教师播放配乐诗《春晓》。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效果异常好。接下来的夏季、秋季、冬季的教学,教师同样借助多媒体设备以及课前制作好的PPT课件,为学生营造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音乐中多元文化的理解明显透彻多了。
第二,课堂活动中融入多元文化。在小学实施音乐教学,主要在于课堂活动。学生在对音乐进行感知和表现以及理解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实际进行的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恰到好处地将多元文化进行融入和结合,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让他们适当地了解多元文化。如“多彩版图”这个单元,其是一个以展现中国多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单元,以其中《我爱我的家乡》一课为例,教师授课前布置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和思考歌词中“最高的山峰”“宽阔的海洋”“古老的宫殿”“最长的城墙”分别是什么,它们都在什么地方。看看哪个小组说得最好、讲得最棒。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一同研究这些问题,并进行总结。有的说:“中国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它的北坡在中国青藏高原境内”;有的说:“中国最宽阔的海洋是南海,位于海南境内”……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词,同时将以上内容的图像播放出来,直观而生动地展现中国文化的博大与地域的辽阔、山河的壮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在此基础上,教师渗透一些地域文化内容,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活动添彩。
第三,资源整合丰富音乐文化。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特色和文化气息,音乐的特色对于民族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音乐资源对于音乐课程的实际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也包含有对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一首非常经典的民歌,歌曲展现了扬州地区极具特色的风土民情,欢快的曲调以及俏皮的歌词,更为歌曲平添了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教学时,教师从民谣特点入手,挖掘扬州地域的音乐文化资源,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PPT,通过让学生观看扬州人的生活、劳动、娱乐等场景以及自然文化景观,感受和体悟扬州地区文化氛围,在此基础上,研究所要教学的歌曲——《杨柳青》,学生对民谣的理解和感悟会更深。同时,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既实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钱婵.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与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5(7)
[2]马小硖.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2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