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杂志首页 >> 精品导读 >> 正文

翻转课堂式教学在诊断学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年3月9日 浏览:62次

【摘要】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兴科技在教育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即将成为新型教育方式的潮流。翻转课堂式教学通过将传统的“先教后学”顺序颠倒为“先学后教”,建立了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及进步。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翻转课堂式教学的优势探讨翻转课堂式教学在医学诊断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式教学,诊断学,医学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全球各领域发展迅速,教学方式也不断创新。其中,翻转课堂式教学便是新时代的产物。2011年,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首次在TED大会上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介绍给全世界,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1]。新的教学方式的诞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固有的教学方式,拉近了教师、学生与家长间的距离,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及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我国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应用与改进愈发深入,在医学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也愈加完善。

1何为翻转课堂式教学?

翻转课堂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简而言之,翻转课堂式教学就是将传统的“课上吸收、课下内化”教学模式翻转为“课下吸收、课上内化”,是针对加强内化而进行的教育模式的变革。此授课方式的灵活性很大,学生需要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可在课前随意挑选时间完成学习内容,亦可在错过课程时及时补上。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需要在课前几天便将教学视频发送至学习平台供学生提前预习,以便在课堂上占用更少的授课时间,把课时重点用于讨论、练习及答疑;而作为学生,则需要提前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在课前将学习视频完成,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并查阅相关资料,以便及时在课堂上与同学、教师讨论,做到课中解疑,课后不留疑问;通过课堂上的互动,进一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不再上演“独角戏”,而成为课堂的“导演”,统筹布局,让学生成为焦点[2]。翻转式听说课的“课前—课上—课后”教学三环节中,师生教学双方各自任务具体明确,且重点突出、职责鲜明。关键是学生课前自我搜取输入充足信息,核心是课堂由传统的教师传递信息转换为学生间交流课前所搜信息以达到吸收、内化的功效[3]。翻转式课堂是否能成功延续下去,不仅需要课前教师用心准备引人入胜、重点突出的教学视频,还与学生的好学性、自主性以及学习资源的配置情况均有关系,三者缺一不可。

2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在全球许多学校不断改善、推广,好评如潮。许多医学教育工作者在诊断学的教学中,也应用了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对广大医学生而言,诊断学是临床医学各科学习的入门课,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诊断学不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同时还能激发医学生对临床医学的兴趣和热情,因此诊断学的教学质量与医学生临床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直接相关[4]。而翻开诊断学教材,仅仅是介绍一个单一的症状,如胸痛,不仅需要明确其发生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还需通过其特定的临床表现,如发病年龄、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影响疼痛的因素等,还有相关的伴随症状、既往史,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才能达到明确诊断方向的目的。只是解释某一个症状就需要如此之多相关的知识在大脑中储存,更何况临床中遇到的疾病从来都不那么单一。作为一个刚接触临床的学生,这一翻阅、理解的过程,艰涩而又枯燥,着实让人感觉苦恼、抓狂。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全面地掌握诊断学的知识,对他们未来的临床之路便显得更加重要。诊断学的教学离不开临床实践和动手能力的训练。当前医学院校不断扩招,学生数量多,见习时间短,而患者来源少,一些典型尤其是特殊病例很难在见习期间遇到,加之患者维权和保护隐私意识增强,形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矛盾,造成教学所需的资源明显不足,严重影响诊断学的教学质量[5]。在这样的医学诊断学教学局面下,越发显出翻转式教学的重要性,而提前将相关典型的病例资料进行拍照、录像则可有效补充教学资源,成为加深学生印象、强化临床知识的关键。就诊断学中胸部体格检查教学而言,教师首先将胸部体格检查视、触、叩、听的要点及相关手法通过制作课件及声像、使用人体模特表演、结合临床典型病例的视频发布至学习平台上,学生在课前预先观看视频,同时与同学先进行相互间的体格检查手法演练,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在课堂上熟悉和掌握胸部各器官体格检查、探讨各器官体格检查方式的多样性及胸部体征的鉴别。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更快地掌握胸部体格检查的要点,还将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师生间的交流,更深一步地通过临床基本的体格检查对胸部脏器疾病进行了解,帮助医学生能更快地建立临床思维,提前迈入临床的大门。此外,这样的方式也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教学意愿,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将自己的教学内容有重点、有选择性地教给学生,而不是一味地按教材死气沉沉地演练一遍。对于教师而言,这同样是一种提高教学积极性的方式,对提升教学质量起了一定的升华作用,而学生也更加乐于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医学生们在课堂中热火朝天的讨论,与教师如朋友般的交流,提升了他们对诊断学、对临床医学学习的热情;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在课堂上迅速掌握临床基本知识,也增强了他们今后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自信心。即使在很久以后,想起这堂课的生动案例和热议场景也是津津乐道。这是所有的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当前,临床医学的教学模式正在不断地改革,诊断学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其教学模式在这一变革中也将出现新的变化。翻转式教学对诊断学教学质量的促进是一个持续性又循序渐进的实践过程,只有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摸索和改进自身,才能开拓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满足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之路[6]。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式教学模式更具优越性与灵活性,它不仅能激起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激情,促进师生间和谐发展,还能带动教学质量的飞速进步,可能成为未来主要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杨刚,杨文正,陈立.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11-13.

2]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3]赵秀平,黄天娥.启用翻转课堂教学塑造英语听说人才[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154):104-106.

4]刘泽灏,陈慧玲,吴静,等.提高诊断学见习带教质量的方法和体会[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444):33-35.

5]李敏超,王导新,兰箭.浅析诊断学全英文授课的关键环节[J.留学生教育,200877):721-723.

6]徐戈,孙文静,文伟明.双语教学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管理•教学,201492):22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