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要】我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在小学中加强自然科学教育能够让人们从小学时代开始就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帮助孩子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小学自然科学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各种原因,提出了从小学自然科学教育的认知、经费投入、教师修养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解决遇到的问题,希望自然教育能够在基础教育中发挥其价值,帮助孩子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自然科学;教育;重要性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推进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基础义务教育,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改进目前的教学方式,提高小学生的受益程度,让学生全方面健康发展是目前基础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之一。其中自然科学作为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学科,自然也受到更多的关注,自然科学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认知具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小学生,对世界保有很强烈的好奇心,通过自然科学的教育能够不断揭开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对世界有不断深入的认识,同时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另外也能够培养他们对于渴望认知世界的心理,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因此自然科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小学自然科学教育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去改进,提高自然科学教育的质量,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
一、小学自然科学教育的教学现状
(一)缺乏对自然科学教学的重视
由于在小学教学中,大部门分学校只重视与考试息息相关的学科,对与考试无关的学科管理较少,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学校中更加明显,这就使得不少的学校对象自然科学这类学科的教学质量不够关注,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也相对较小,部分学校的自然科学老师甚至被安排去教授主科,而自然科学课由一些教授其他课程的老师兼任,如此一来,从学校管理层到老师完全不重视所谓的副课教学,更不会花大量的经历在课前备课上,而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致使学生不能正确和深入理解课程内容,甚至少部分学校的老师直接将在自然科学课上教授其他主课,学生不能真正意义上从学校的自然科学课程中满足自己认识世界的心理[1]。
(二)教学硬件的投入不足
虽然政府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但是地方政府对于教育资源的投入仍然不够,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落后甚至缺乏,比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去采购与自然科学相关的硬件设备,导致自然科学课的教学实施步履维艰,重重困难,目前部分学校的教师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的使用程度也比较低,仅仅限于黑板教学,运用电脑教学频次也极低,即使使用电脑教学也仅仅是单纯地播放一些教学光盘和视频,极少有自己的原创性的课件。
(三)自然科学实践活动缺失
在自然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的教材讲解并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本内容,甚至其枯燥和保守的教学方式会逐渐让孩子失去对学科的兴趣,不能真正发挥科学学科的应有作用,加之学校考虑一些学生安全因素,很多应有的实践活动都不开展,导致实践活动缺乏,无法切实地锻炼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更无法开拓孩子的想象力,无法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四)大班教学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自然科学是探究式课程,对学生的理解、思考以及动手操作都有很高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能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差别,做到因材施教。而大班教学会让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仅不能保证课堂纪律,将课本的理论知识讲解让学生认识,更别说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起不到任何作用。
二、改变小学自然科学教育教学的对策
(一)提高自然科学教育的认识高度
要想改变学校的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首先就是要让学校从校领导到教师能够认识到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只有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才能让学校自主提高其教学效率[2]。同时注重科学人才的应用,将一些自然科学知识丰富,对自然科学教学具有浓厚兴趣的老师发展为自然科学学科的带头人,使其能科学管理组织自然科学教研,让更多的老师加入到一起参与研究,找到更好的自然科学教学方法,同时给予他们一定的权利,让他们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把各项自然科学教学措施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自然科学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实现教育的目的。
(二)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提高自然科学的教学质量
自然科学教育经费的缺乏,导致很多小学的实验室都是名不符实,实验室器材严重短缺。只有加大经费投入,为小学生的科学实验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让学生从科学探索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学校管理者也应单独划拨经费加大对自然科学教师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授课质量,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讲解,还要通过实践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探究中去,提高自然科学课程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小学自然科学教师自身科学修养提高
自然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科学教师应该注重不断学习,了解最新的自然科学变化,学习该课程的一些新理念,提升自身科学素养。了解最新的科学成果,跟上时代步伐,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特别是对于自然科学这种变化极快的学科,更应实时学习,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自然科学变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跟随科学的进步,紧跟时代步伐。
(四)小学自然科学教学重要性认知有待提高
加大对小学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宣传是该学科能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比如有的家长在错误的教育观念下认为孩子应该只注重语文、数学等考试学科的学习,而当孩子看《十万个为什么》等科学书籍的时候就认为孩子是没有好好学习,在浪费时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家长对小学自然科学教育不够重视,对此,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自然科学等学科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升小学自然科学学科在小学学科中的地位,将其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索能力等科学素养的功能凸显出来,让学校、家长和社会认识到小学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三、结论
总之,小学自然科学的意义重大,能够开拓学生视野,正确认识世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教育期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提高小学自然科学的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小学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可以从小学自然科学认知提高、教育经费投入增加、教师自身素养提高、社会环境净化等多方面改善小学自然科学教授质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充分发挥小学自然科学教育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川,刘克文.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热点与趋势[J].中小学管理2016,(5):4-7.
[2]黄再辉.浅谈小学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6):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