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育状况调查分析
【摘要】为了了解农村中学英语教育状况,对滇西某农村高中的英语教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状况较差,学生英语水平较低。文章对造成该现象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采取措施改善农村高中英语教育,使其能与地方高校的英语教育良好衔接。
【关键词】农村中学;高中英语;基础知识;教学状况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把一种语言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必须准确地掌握该语言所蕴含的基本内容,即该语言的词汇、语法和在具体实践运用中的习惯特点[1]3。英语是当今世界最为通用的语言之一,词汇、语法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2]。英语的学习运用必须着眼于英语的基础知识[3]。我们通过调查滇西某校高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与教师、学生进行访谈,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能力比较薄弱;农村的教育环境不佳,资源落后;农村高中英语教师、学生对英语学习重视不够,教学中存在影响学生基础知识积累的问题,学校及教师都应当重视相关问题,加强语言基础知识教学。因为地方高校生源均以农村高中学生为主,所以开展此项调研将能促进农村中学与地方高校英语教学的衔接。
一、研究设计、方法、步骤
(一)调查目的、内容
为考察学生对某一阶段英语基础知识学习成效,分析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编制了以考察阶段性基础知识学习情况为目的的《高二英语上学期1-4单元基础知识测试试题》,对高二全年级进行测试,选取两个班级作为收集样本,并对获得的数据作统计分析。通过对部分教师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观察,通过对两名英语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专题访谈,分析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
首先,选取两个班的学生(合计121人)作为调查分析的样本。两个班中,以高146班为实验组,在考试前一天宣布考试计划,并给出考试范围;另一个班即高148班为控制组,不给予任何关于考试的信息。其次,访谈对象为两名在职英语教师和20名来自该校高一、高二、高三英语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在两个测验班内各选出6名学生(6名学生中,根据测验成绩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在高一、高三年级各找出4名学生(水平无高下之分)。
(三)调查步骤
1.测验调查:(1)编制测验试卷:选题,修改,确定。(2)确定测验对象:选两个班,将其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考试前一周宣布考试计划,并将大致考试范围给出,控制组考试前不通知。分组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短期记忆的能力和学生对平时测验的重视程度。(3)测验后对试卷进行评阅,打分。2.师生访谈、课堂观察:(1)确定问题,采取问答式对两名英语教师进行访问;以自由谈话方式访问学生。(2)课堂观察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行为。
(四)数据整理、分析方法
1.采样方法为了评估该校高中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水平,主要采用了测验、观察、访问、谈话等多种方法。测验为测量方法的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可用来检测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本次测验试卷结构主要包括四部分:(1)词汇识记题。包括题1和题2。题1旨在考察学生对词汇的记忆;题2除了考察对单词的记忆外,还要考察学生对英文单词的理解能力(题1和题2分别对应图2和图3)。(2)词汇运用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上下文的理解能力和对词汇的识记能力。包括题3、题5。题5除了考察学生对上下文理解能力,还加入了对语法知识的掌握(题3和题5分别对应图4和图5)。(3)综合运用题。包括题4和题6,旨在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包括语法、词汇、句型等。其中,题4为选择题,题6为改错题(题4和题6分别对应图6和图7)。测验内容主要出自高二年级所使用的英语课本《Student’sEnglishBook2(A)》Unit1至unit4以及学生使用的辅助资料《世纪金榜高二全程学习方略》相应内容,测验试卷由自己编制。(4)其他测试试题。包括阅读、完形填空等。2.统计分析方法运用心理测量学和教育统计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学生成绩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次数分布图表、统计图以及部分统计方法(百分等级、百分数)进行具体数据的分析统计;对观察、访谈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分析。(1)百分等级的意义百分等级分数简称百分等级用符号PR表示,是某原始数X之下的分数个数与原始分数总个数的百分数,例如80分之下的分数占原始分数总个数的75%,则此80分的等级就为75,意思是有75%的分数在80分之下,或80分这个原始分数超过75%的考生,所以百分等级也可理解为超前百数。百分等级是为了解决平均分数的主观判断分析法的偏差问题而引入的。(2)百分等级的计算百分等级分数可用下式表示:式中,PR为百分等级,X为给定的原始分数,f为该分数所在组的频数,Lb为该分数所在组的精确下限,Fb为小于Lb的各组次数的和,N为总次数,i为组距。把一个原始分数转换成百分等级,就明确了这个分数在总体分数中的相对地位。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计算两个群体同一分数的百分等级来判断两个群体的考试水平。
二、基础知识测验结果分析
从两个组的考试测验成绩看,现该校高中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很不理想。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一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非常差。具体表现为66分仅为及格分,其百分等级却是85.397,也就是说至少有85%的学生没有及格。而在测验内容中占63.63%的分值是考察课文涉及的基本知识;而在剩下的36.37%内容中,又有70%的内容是学生的参考资料中的内容。二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低。实验组的及格(大于66分)人数为6人,其中两人80分,两人72分,60-66分有4人,50-60分15人;控制组及格人数为3人,最高分77分。实验组在给出考试计划与考试内容等提示后,考试结果与控制组差别不大,这表明实验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觉性不够高,学习不够主动。三是学生在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层次起伏不平。学生的测验成绩,最高分为80分,而最低分为18分,相差60多分。另外,将该测验各单项分开进行考察还可看出,各单项基础知识掌握水平同样存在差异。图2至图7是按不同的测试内容进行编排的。六个图表又可两两分组:即图2与图3、图4与图5、图6与图7,分别考察不同的内容(参见采样方法中测验试卷结构),每组后一个项目相对难一些。在整个考察题目中,题1结果最好,主要分布在8分(百分制中的40分)以上,如图1。而综合运用题中,人数主要分布在及格分数线(以百分制中的60分为及格线)以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考了零分(如图6和图7所示)。这说明随着试题考察难度的递增,学生成绩就会相应地下降。同一个考察内容,不同难度也是如此(如图4、图5所示)。而题1所考察的单词完全出自学生现在所使用的英语课本,是近期学习的。而成绩出现下降,可能是加入了其他考核成分,如图3、4、5。总之,高二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存在着不足,学习积极性较差。
三、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薄弱缘由讨论
(一)社会经济相对落后,地理环境较差,阻碍教育事业发展。偏远农村中学离中心城市较远,教育科技信息辐射较弱,学生获取的教育教学信息较少;没有充足的教育经费,导致师资力量不足,基础教育水平跟不上。农村高中的生源很大一部分来自高寒山区家庭、城市贫困家庭,对学习的投入相对较小,学习视野较为狭窄,学习基础较薄弱,影响大部分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学习、提高。
(二)英语教师缺少有趣的、运用真实场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学生英语学习的方法、策略,缺乏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英语教学观念,影响学生语言学习兴趣、基础知识积累、运用能力的提高。1.教师教学仍多采用传统的以教师教授为主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解语言知识、翻译课文,学生主动参与性较弱,无法融入语言知识的运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课堂气氛调动不起来。2.基础知识的教学教法相对单一,主要采用识记和做练习的方式开展。比如在教授单词时,多是按照教师带读、讲解,学生背诵、默写的模式。在语法教学中,同样是以演绎法为主。课上通过练习题的讲解巩固语言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教法不当,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理解、掌握基础知识,甚至降低学习英语的兴趣。3.现代教育辅助技术的运用相对较少,教师由于观念、技术、能力等原因,在教授过程中对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工具的运用不多,缺少以视听说多媒体手段刺激学生,降低了语言基础知识学习的趣味性。4.大部分教师以高考为目标开展课堂基础知识教学,对高中英语新课标、新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方法和目标要求理解不够全面,对基础知识教学的新方法、目标重视程度不够,缺少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开展真实语境运用的、提高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和素质的教学活动。5.教师采用的教学与教师的学习观、教学观密切相关,教师较落后的学习观、教学观影响教学。如果没有教师观念、教学方法的转变,对学生及学习兴趣、学习方法重视度的提高、改进或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点拨,英语教学很难有效开展,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就可能选择放弃英语学习。
(三)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不强,英语基础较弱,英语学习习惯不好。英语学习需要教师教、学生学双向积极投入、配合,但农村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机欠缺,影响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1.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学习动机不强,这导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以早读课为例,笔者通过一周的观察,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英语早读课上,不是在读英语、背单词,而是在完成作业,或者看其他科目,甚至还有学生在背理科公式。2.学生原有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在被采访的学生中,有几个学生就向笔者道出他们英语学不好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在初中英语学习的某一阶段,英语学习有知识断层、脱节,因此跟不上高中英语学习的步骤,导致失去学好英语的欲望。3.学生对学英语的益处估计不够,机械性学习动机大于形成性动机。在被采访的学生中,有同学就提到学习英语除了考试之外,没有多大用处。观念上的消极必然对行动、行为有很大影响。
四、小结
通过对滇西某农村高中英语基础知识的有关调查,发现农村中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普遍较弱。其原因主要有:农村高中英语教学受客观地理及信息相对不足的不利影响;教师主观教学及观念相对落后;学生主观学习能动性、学习兴趣及基础较弱。针对有关问题,我们特提出如下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教师需加强自主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观念,采用相应的、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英语学习策略,提高农村高中英语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能力;助力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王丽娜,王蒲丽.浅谈英语基础知识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4):248-249.
[3]谢雪莲.如何有效教授中学英语词汇[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4(12):23-29.
[4]张厚粲,徐建平.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叶弈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