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杂志首页 >> 精品导读 >> 正文

如何有效提升初中德育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18年5月30日 浏览:69次

【摘要】初中德育教育面临着教育思想落实不到位,对学生个体关注缺乏以及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等问题,这就需要在初中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从德育教育思想、内容、手段和资源等多个方面入手,改善德育教学的课堂质量,满足德育教学现代化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德育教育;多元教育;个体发展

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经过教学反思,在初中德育教育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通过优化教学模式与路径,可以提升初中德育教育总体水平,夯实学生思想道德基础,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德育支撑。

一、初中德育教育实践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多元教育思想落实不到位

现代德育教学理念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元化,在开展初中德育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无法接受学生的多元化思想,对学生划定统一标准。随着社会不断开放,多种社会思想已经被广泛接受,学生的理性选择都应该得到尊重,但是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还在固守传统的德育教育统一标准,不利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二)对学生缺乏个体关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初中学生的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在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学生的个体意识越来越强,很多学生对于传统的德育教育存在抵触情绪。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采取个体性的教学策略,有的老师对于学生的具体问题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这种“一刀切”式的德育教育模式,不利于初中德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德育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感

很多初中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过程中,固守传统教学思维和理念,忽视了时代带给社会的变化,也无视时代带给学生的变化。在互联网发展大浪潮下,很多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通过德育课堂教学的方式硬塞给学生,既无法起到教育的作用,同时也是对学生本身的忽视,在“生本理念”指引下,如何让德育教育内容契合时代发展脉络,让知识更加“接地气”,是现代初中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提升初中德育教学水平的有效路径

(一)适应时代发展,创新教育理念

在新媒体时代,要想开展好初中德育教育,教师首先要从德育教育理念入手,不断优化创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在德育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准确判断德育教育发展方向,提升对德育教学的认知程度,用先进思想指导德育教育,融入具有时代感的德育教育举措,提升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满足新时代的德育教育需求。可以这样讲,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要做到理念先行,从德育教学理念的创新入手,寻求提升德育教育效能的突破口,实现德育教育目标,切实满足初中生对于德育知识的渴求。

(二)践行生本理念,强化个体关注

在开展初中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践行生本理念,强化对学生的个体关注。从学生个人特质来看,不同学生在面对知识时,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路径,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注重这种差异性,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真正落实并践行生本理念,让个性化教学落到实处,切实提升初中德育教学效果,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个体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对教师的教学灵活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认清教学形势,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

(三)借力信息平台,适应时代发展

在开展初中的德育教育过程中,离不开新媒体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新媒体软件已经渗透到初中生的生活中。基于此,初中教师要通过多种信息载体与平台,实现德育教育内容的有效传输,让初中生在潜移默化之间接受教育,这样既可以提升德育教育效率,避免占用更多的时间,同时也能减初中生对传统德育教育内容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率。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德育教育,包括两个层面,既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教学通信软件与学生及时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四)整合教学资源,拓展校本教材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摒弃传统的德育教材观念,创新教材认知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树立校本教材观念,提升教学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德育教学资料。此外,初中德育教学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也要加以重视,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教材认知观念,开展多元化教学,有效整合德育教学资源,实现德育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通过校本教材汲取德育营养。

(五)注重教学示范,实现教学引领

在开展初中德育教学过程中,要想提升综合教学质量,教师要强化教学示范和教学引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发挥自身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让德育知识渗透到生活当中,同时也要在同学之间树立典型和榜样,为学生找到学习的标杆,选择优秀的学生,采取结对帮扶等方式,对于有思想困惑或者不解的学生,可以向积极的先进学生请教,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初中德育教学体系的优化,提升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也可以实现个性化、特殊化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多种学习需求,提高教学综合质量,发挥德育学科的引领作用,让学生感知德育知识的内涵与魅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德育教学是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和社会解读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在开展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思维和理念,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减轻初中生对于德育学习的消极情绪,通过丰富和完善德育教育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快乐,获得一种满足感,让德育知识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当中,满足初中德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瑞芳.初中德育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才智,2015(12).

[2]于峻.提高德育教学质量初探[J].交通高教研究,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