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舞蹈教学与肢体表现管理的训练培养
【摘要】舞蹈是一门肢体动作和艺术表现互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肢体表现和艺术表现得培养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的阐述了舞蹈艺术表现以及肢体表现管理,然后分析了舞蹈的教学原则,接着提出了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得训练培养方法,最后研究了舞蹈教学肢体表现管理的训练培养方法。
【关键词】舞蹈教学;舞蹈艺术表现;肢体表现管理;训练培养
在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中,需要舞者将艺术内涵和肢体动作相融合,通过舞蹈家的创作和表现,让舞蹈情感以动作的方式展现出来。在舞蹈艺术中,艺术和肢体的表现直接决定了舞蹈的表演效果。因此,舞蹈教学对艺术表现和肢体表现得训练十分重要。
一、舞蹈艺术表现和肢体表现管理
一般情况下,舞蹈表演的过程也是思维能力的表现过程。在进行舞蹈表演的时候,艺术通过思维能力展现出来,肢体律动、艺术形态以及动作形态都是舞蹈的艺术效果。对于不同的舞者来讲,艺术表现和肢体表现都有着不同的呈现,舞蹈者舞蹈能力的提升,也通过肢体表现和艺术表现呈现出来。
二、舞蹈表演艺术的教学原则
1、增加舞蹈实践训练舞蹈表演是通过多次训练,不断扎实舞蹈功底,逐渐进步的过程。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实践中掌握舞蹈艺术表现和动作表现,在这个过程中运用鼓励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要想真正的掌握舞蹈艺术,还需要依靠不断地重复训练,让学生舞蹈水平被有效增强。舞蹈的演绎过程比较枯燥,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很容易会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因此,学生需要对自己做出要求,用自己的意志力进行严格训练,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2、创新艺术表演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在意志力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创新,这也是优秀舞者的必备素养。教师对学生的教学需要融合创新理念,让理念和动作得到完美融合,从而展现出有新意的舞蹈表演。为了更好地带来舞蹈表演,需要舞者在表演过程中具备强大的创作能力,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思考环节,让学生对他人的舞蹈动作进行重复的研究,总结舞蹈经验,对自己的舞蹈表现进行纠正,这样才能让学生提高自己舞蹈表现得同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断完善舞蹈演绎。3、激发艺术表演兴趣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激发出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在强烈的学习兴趣基础上,学生才更愿意接受舞蹈知识,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被动状态下的舞蹈学习,对于增强学习品质并无益处,也不利于学生提高表演水平。因此,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出色表现提出及时的表扬,让学生能够受到心理激励,保证学习舞蹈的热情。对于学生欠缺的地方,教师需要耐心讲解,避免学生在舞蹈学习中受挫,产生消极心理。
三、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得训练培养
1、加强艺术审美的培养舞蹈教学作为一种艺术课程,包含审美艺术以及表演艺术两种。从舞蹈本身出发,包含着独特的美学特征,也包含着美学规律[1]。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审美意识十分重要,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根据学生自身条件,为学生挑选适合的舞蹈风格。这样学生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才能掌握艺术表现,表现出适合自己的舞蹈,舞蹈的魅力才得以展现。从而才能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让学生感受到舞蹈的灵魂,形成良好的舞蹈素养。在舞蹈表现中,艺术表现有赖于舞蹈美学特征以及舞蹈动作来实现,只有这两者得到良好的呈现,舞蹈艺术表现才能得到彰显。因此,舞蹈动作的设计和创新十分重要,能够提供给人们更加独特的体验。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舞蹈教学可以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进行,让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对舞蹈艺术进行学习,更加准确的掌握舞蹈内涵,感受到舞蹈的情感表达。学生在观看舞蹈视频的时候,教师需要对舞蹈艺术进行强调,让学生感受到舞蹈艺术的表现。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动用自己的审美思维,理解舞蹈者的思维,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能够使用舞蹈者的眼光观看舞蹈作品,提高学生真实水平。3、积累舞蹈经验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学生想要增强艺术审美,需要在舞台上展示舞蹈作品,积累舞台表现得经验。对于演绎舞蹈作品来讲,只有将舞蹈作品展示在舞台上,才能让舞者积累舞蹈经验,才能提高舞蹈素养。经过一段时间的舞蹈学习之后,对这段时间的舞蹈学习进行表演,让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不断完善自己的艺术表现。经过舞蹈经验的积累,增强了学生对舞蹈表现得自信和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行业可以分享自己舞蹈表现得经验,带给学生一定的收获。在实践经验的积累下,学生能够发挥出自己的表演实力,掌握舞蹈艺术表现得方法,即使在更大的舞台上也能够自如的进行舞蹈表演。
四、舞蹈教学中肢体表现管理的训练培养
在舞蹈教学中,风格和表现一直是培养目标,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舞蹈表演学习的基本要素,也就是艺术和肢体表现得管理,对于舞蹈训练培养十分重要。肢体动作作为舞蹈情绪和意境的承载主体,只有将两者协调才能让肢体动作和艺术内涵互相融合,让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2]。1、选择有益的教材相比于舞蹈实践课程,舞蹈的理论课程一直处于薄弱地位。舞蹈理论是表演者表现作品的理论基础。在理论基础之上,学生和演员才能了解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在舞蹈表演中展现出舞蹈艺术的内涵。因此,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理论课的教学,需要同时推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才能让舞蹈教学的质量得到保障。在舞蹈教学中,教材的选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舞蹈教学的质量。舞蹈教材是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的,经过众多舞蹈工作者的补充,使其得到了完善和发展。舞蹈教材最大的价值就是对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在教材中对学生肢体表现能力设置了有针对性的训练。如今,舞蹈教材也朝向多元化发展,不同的院校也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培养方案,逐渐构建了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舞蹈教材。例如:在民族舞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择相关训练教材,重点培养学生的肢体表现能力。如朝鲜族安旦组合的教学,是朝鲜族舞蹈中节奏很快的教学组合,包含着一些大幅度肢体动作,也包含一些活泼、欢快的情感表现,需要经过训练才能合理表现舞蹈情感。又如傣族舞蹈中花腰傣组合,最为主要的特征就是反三道弯,呈现出身体关节反向运动的形态,需要使用面部表演呈现出傣族女孩淳朴的性格。选择合适的教材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肢体表现能力,有利于丰富面部表演,让学生肢体动作管理能力得到提高,调动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推动学生舞蹈能力的提升。2、欣赏分析优秀舞蹈作品舞蹈是一门理论和实践互相融合的艺术课程,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探索肢体表现,才能了解舞蹈的艺术内涵。在舞蹈实践之前,需要对优秀舞蹈作品进行欣赏,探索出将艺术情感和肢体动作相融合的方式。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整理不同风格的舞蹈视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欣赏,对舞蹈内容进行解析,让学生从优秀舞蹈作品中感受到肢体动作变化,感受到舞蹈情感的变化。从学生角度,经过对舞蹈优秀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够更加直接的感受到艺术情感发生变化,肢体动作所产生的变化,学生能够体会到舞蹈艺术的淳朴性和本真性,这也是舞蹈训练首先教学的内容。3、注重舞蹈面部表现在众多舞蹈肢体动作中,舞蹈面部动作是十分关键的元素,受到不同舞蹈环境的影响,内心情绪也会有所改变,舞蹈的面部动作是通过面部肌肉以及面部纹理表现出来的,面部动作也是传递舞蹈情感,呈现艺术内涵的主要因素[3]。在舞蹈教学中进行艺术训练和肢体表现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面部表演能力。教师通过不同的场景,对学生面部表情以及器官进行训练,通过变化表情呈现出艺术思维情感。对舞蹈者来讲,面部表现具有明显的独特性,让舞蹈艺术能够起到配合作用,表现出真挚的情感。在舞蹈作品中,不同的舞蹈主题和舞蹈情感是会直接影响舞蹈者面部动作的。在进行舞蹈教学的时候,培养学生的肢体管理和艺术表现能力,需要从舞蹈主题出发,将面部表情动作融入进肢体管理,还需要配合舞蹈情感环境,表现舞蹈情感内涵。在舞蹈培养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表演风格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组,保证学生不同表演风格,能够获得不同教学方式,表达出不同情绪,让不同特色的表演者能够依照风格的不同展现出不同的面部表情。同时表演者能够根据主题内容对面部肌肉进行调整,以此充分展现不同舞蹈的内涵和主题。4、深入到自然环境中舞蹈艺术能够以淳朴且自然的形式展现,在进行肢体训练和艺术表现训练的过程中,舞者需要能够自然的展示艺术情感,展示舞者内心的体验[4]。在进行舞蹈教学的时候,需要保证舞者能够将艺术和肢体连接起来,需要舞蹈者深入到自然环境中进行深度体验。在体验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学生将会在大自然环境中体验舞蹈表演的内涵,在舞台表演中意识到结合肢体和艺术的方法,掌握情感变化的方式。在社会科学中,深入自然环境被称作是实地研究——“田野作业”,作为一种新兴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在文化研究中。在舞蹈教学中,应用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扩展自己的视野,发现第一手资料,对舞蹈进行深入研究,让学生得到文化教学,最终能够得到舞蹈材料。在自然环境中,学生需要运用敏锐的洞察力,发现舞蹈元素,感受舞蹈动作表现。
五、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舞蹈艺术表现和肢体表现管理,先对舞蹈教学原则进行了分析,需要遵循增加舞蹈实践训练、创新艺术表演、激发艺术表演兴趣的原则。然后研究了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得训练培养,需要加强艺术审美的培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累舞蹈经验。最后研究了肢体表现管理的训练培养,需要选择有益的教材,欣赏分析优秀舞蹈作品,注重舞蹈面部表现,深入到自然环境中,展开舞蹈教学训练。
【参考文献】
[1]佟伟.舞蹈基础训练中的视觉动作跟踪分解方法[J].现代电子技术,2018(13):70-73.
[2]黄盈.浅谈舞蹈编导对舞蹈演员肢体语言的开发[J].艺术评鉴,2017(08):91-92.
[3]肖志艳.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0):144-145.
[4]黄琤圈(HuangChengchuan).情感性动作技能及其舞蹈教学应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